高速公路安防新技术、新设备在监控系统领域应用前景非常大,特别是交通信息采集设备、事故事件检测设备、数字化图像传输设备(带宽窄、质量好)、多途径的信息发布设备,以及有利于管理的自动化处理设备等是目前高速公路监控非常需要的。此外,高速公路安防辅助设备也陆续出炉。
从提出ETC概念到现在至少有6、7年时间,甚至更长。其技术储备、国家相关标准都已经成熟,对设备的测定已有相关标准,所以说ETC正处于全面铺开阶段。随着高速公路车流量的增加,ETC应用是大势所趋。电子收费系统今后将在全国电子收费联网系统中使用。卡口系统(与ETC结合的卡口系统,配套高清卡口系统+ETC)在某些路段也已使用。
“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系统”通过安装在高速公路的天桥或倒L杆上的检测设备,采用车牌照自动识别技术,连续不断地捕获并识别两个公路截面上通过的车辆通行信息,如车辆牌照号、通过时间、车辆特写及全景图片等,通过计算同一车辆在同一方向两个截面的通行时间,来判定该车辆是否超速。同时将违章车辆的数据及图片信息通过预警系统发送给附近的值勤民警站点,并将信息发布在显示屏上,以对违章车辆进行告知及警示更多的车辆。系统计算得到的所有违章车辆及相关图片将作为违章信息源提供给违章处理系统作进一步后续处理。区间测速系统主要由前端监控单元、通信传输单元、违章信息发布屏系统(可选)和后台处理系统四部分组成。深圳市锐科数码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国勇解释道:“之前是在固定点抓拍,采用数码抓拍的形式,只能做到此固定点位测速抓拍,无法做到区间测速。现在采用车牌识别系统,通过计算通过两个点位的时间,在两个点位之间实现区间测速,从而实现全程测速”。
区间测速
高速公路用摄像机监控路段运行,监控人员不可能长时间不间断地盯着屏幕监视。又如果依赖于回放查找摄像机拍摄记录的图像,就会导致事件处理滞后。而现在,可借助高科技手段来实现事件实时分析处理的目的。利用高速公路原有的摄像监控系统,再集成事件检测分析系统,就可以迅速分析出如车辆逆行、行人横穿公路、车辆堵塞、着火、路面有散落障碍物、大车遗落在高速公路上等异常情况,并马上报警或系统自动将现场视频图像切换到监控室,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警情和准确定位,然后由指挥中心通知值守在服务区、收费站或路面的民警以及援救车辆及时赶赴现场,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ETC主要设备有车载电子标签和车道微波天线,其中电子标签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具有防拆卸功能,微波天线安装在收费站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前端的架上,当车辆驶入收费车道微波天线的有效范围内时,即进行信息交换、读取车辆信息,并从其储值卡中扣除当次车辆通行费,交易成功后车道栏杆自动抬起。
事件检测分析系统发挥了智能视频的先进技术。由于高速公路路况非常复杂,所以目前刚面世的事件检测分析系统还尚未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表现在误报警较多,譬如车辆行驶的正常变道也可能会引发误报警,而同时又有些真正的事故事件分析又暂时还做不到,所以高速公路智能视频分析处理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但是,智能视频分析处理技术是高速公路应用的方向,今后事件监测分析会像交警一样,所有违章违法事件都能被正确地识别并报警。 (2010-05-31)
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
事件检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