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用性
在传统有线网络视频监控中,视频采集及视频观看的远程接入和传输成本是制约其发展与应用的重要成本。如高速公路监控、森林防火、偏远地区的监控等,由于其地域广、监控点分布不均、少而稀疏,加上有线线路户外架设及维护成本非常高的因素,整体有线接入和传输的高成本直接影响了传统视频监控在相当一部分领域和场景的应用。而利用无线网络特别是电信运营商铺设的无所不在的3G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接入和传输,其安装方便、灵活性强、性价比高等特性使得更多行业监控系统采用无线监控方式,建立被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之间的连接,衍生出更多的应用场景,成为传统网络视频监控业务发展的又一制高点,所以基于3G的无线监控技术开始发展壮大,并随着行业、企业、家庭及公众用户的不同需求程度,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视频处理芯片:DSP处理器
本系统将采用全中文、图形化软件实现整个监控系统管理与维护。自动检测系统中任何一台设备的运行状态,并示出详细参数,以辅佐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判断和解决问题。采用稳定易用的硬件和软件,完全不需借助任何专用维护工具,既降低了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费用,又节省了日常频繁地维护费用。
1. 图像实时监控与录像回放
操作系统:RTOS嵌入式操作系统
1.DVS
2. 全网内IP摄像机和IP球机的网络集中管理功能
3G无线监控系统
4. 海量资料网络存储及检索
3. 用户登陆权限管理,授权与安全认证
本系统设计将采用标准化设计,严格遵循相关技术的国际、国内和行业标准,确保系统之间的透明性和互通互联,并充分考虑与其它监控系统的连接。在设计和设备选型时,将科学预测未来扩容需求,进行余量设计。
核心设备采用嵌入式DVS,专为远程监控、集中存储而设计的数字监控产品。
5.易管理性、易维护性
基于招标文件技术要求和设计原则,“数字安防”子系统设计提出以下总体目标:
视频压缩标准:H.264
1.3 总体目标
根据招标文件技术部分要求,在本方案设计时,将秉承以下设计原则:
2.可靠性、安全性
1.1 项目概况
本系统设计遵循系统工程的设计准则,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既防止片面追求某一高指标,又充分体现系统的先进性,最大程度地采用成熟、可继承、具备广阔发展前景的先进技术,使系统能在未来数年内不落后,通过软件升级即可实现更多新功能,保护用户的投资。
参照大量已建成的数字安防监控系统,借鉴其中的精华部分,为系统高可靠性的总体设计提供现实依据,选用的设备自身将具备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达数万小时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系统整体构架图如下: 本方案是一套基于3G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由于地域跨度大,布线困难,根据网络现有情况采用3G数字网络,将分散于各地的本地视频系统整合至同一网内。
依照用户要求,坚持实用性为主的原则,本系统将完全满足综合用途建筑群体各项安防需求,同时考虑未来发展需求,避免追求系统的超前性,以减少不必要的投资。
3.先进性
主CPU:嵌入式MPU处理器
4.开放性
本综合无线数字视频管理系统为分布式独立架构,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由下属几个独立监控系统构成,第二层为管理监控中心。这种结构体系是目前较为先进、合理的结构体系,完全能满足综合用途建筑群体数字视频管理系统的需求。
视音频信号经DVS编码可以将码流送到网络口进行传输与(或)通过内置高速硬盘进行本地录像。报警信号经DVS可进行本地的报警联动输出与(或)联动到网络口输出(所有报警参数由控制中心设置)。控制中心可通过网络来控制PTZ。 (2010-11-16)
构建前端监控,在下属区监控点架设模拟快球通过无线视频服务器将视频信号压缩录像,最后发送到管理中心。构建中心监控平台,根据实际建立电子监控系统,管理中心选配数字矩阵显示系统,通过数字矩阵实现全部通道的可编程远程监视和控制,视频矩阵采用模块结构,容量应监控系统的实际需要及规模确定,并有适度的冗余度。 3G无线监控系统组成 前端监控点核心由模拟快球和无线视频服务器组成,考虑前端分布地域布线供电困难,采用太阳能供电对所有前端设备进行供电。
1.2 设计原则
5. 全网报警信息管理,联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