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现场工控机稳定性不够
4.系统智能化程度不高
5.新技术应用与系统功能扩展难度较大
2.取证照片有效率偏低为案件侦破带来困扰
实时布控比对报警的精确度取决于车牌识别的准确率,因抓拍照片模糊导致车牌识别准确率下降,进而导致布控报警精度下降。这将严重影响到及时、准确、有效地拦截布控车辆,尤其是城际卡口的漏报警所产生的影响最为恶劣。
3.缺乏统一规划,形成信息孤岛
总结上述系统在使用中碰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
1.图片清晰度不高、覆盖视场较小
系统智能化多体现为应用智能化和管理智能化。应用智能化更多地体现为人性化操作和便捷的应急指挥,管理智能化更多地体现在设备运行自动监测、数据自动备份、系统集中校时、维护和升级。由于信息孤岛的原因,城域级标清卡口系统的智能化程度相对较低。
取证照片清晰度不够,所能反映的有效信息不够,为侦破案件所提供的细节不够充分。本来公安办案人员希望能从取证照片中获取弥足珍贵的信息,结果往往发现取证照片过于模糊,所能获取的有效信息甚微。
3.数据追溯效率偏低延误最佳破案时间
上述诸多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公安业务的开展,集中表现在:
各个卡口主要依靠查报站人工单点布控,无法形成城域级布控网。综合数据信息无法被深度挖掘,无法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的技术分析支撑。 (2010-12-16)
数据搜集汇总手段主要依靠人工拷贝,没有集中数据分析手段,依托人工逐张照片翻阅来追溯事发现场,取证时间长、人工工作量大、追溯效率低,延误最佳破案时间。
标清摄像机拍摄的图片清晰度最高为704×576,所能容纳的视频信息很少,由于图片清晰度不够,会影响车牌自动识别的准确率,也无法看清司乘人员面部特征。为了保证车牌识别的准确率,需要车牌在图片中成像的水平像素点达到80个像素以上,故标清摄像机的拍摄视场很小。通常在一只摄像机抓拍一个车道时,对骑线行驶的车辆显得很无助,需要一只辅助摄像机来补充抓拍骑线行驶的车辆。
1.牌照识别的准确率偏低导致布控报警精度下降
纵观全国治安卡口建设成果,不难发现多数是标清卡口,并且以单点连接就近查报为主。卡口建设方式主要是标清摄像机加工控机,查报站的民警主要靠手动输入布控名单,再辅以简单的比对报警功能。
从杭州九堡卡口项目至今,全国各地公安部门积极展开了治安卡口建设大潮。多年来,以机动车图片抓拍、车牌号码识别、布控比对报警为目的的治安卡口系统为公安部门追查盗抢车辆、套牌车辆、事故车辆和抓捕嫌疑人员起到重大作用。
随着公安业务需求不断深化,对治安卡口系统提出更多、更新的技术要求。标清卡口系统已经很难适应这种变化,在新技术应用和系统功能扩展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4.数据信息共享不畅难以形成城域级布控网
标清卡口系统中现场处理设备多为工控机,在恶劣环境中运行不够稳定,尤其是因高温引起的死机时常发生。且多数处理软件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因操作系统自身的缺陷引起的程序崩溃也时有发生。当现场处理设备无法自动重启恢复时,需要人工现场重启,维护量大,系统失去了7×24不间断布控拦截的作用。
多数城市在多年建设过程中,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多家品牌参杂其中,且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和通讯协议进行约束,多数治安卡口系统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独立作战,无法形成一张城市整体布控网。由于信息无法联网共享,数据信息分散存储,无法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城域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不能产生更有规律、更有助于公安业务开展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