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入成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
2007-2008年市场争论的焦点是NVR能否全面取代DVR。当时NVR受制于网络的发展、自身技术的成熟度以及高昂的价格,即使NVR在部署、存储、网络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但仍出现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难题解决之道
(2010-06-28)
但市场关注的焦点很快已不再是NVR是否能够取代DVR,而在于NVR取代DVR以后如何兼容数模混合时代遗留下来的大量DVR系统、如何让视频图像看得更清晰、如何让视频系统更加智能化、如何在全数字时代接入各种新的数字设备;如何统一资源、统一编号,统一权限,统一管理,最终使得“事后取证”的传统监控模式逐步过渡到“事中管理、事前预防”的新型管理模式。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矛盾,有厂商引入了在IT领域已广泛应用的“中间件”的概念,发展出“视频中间件”(即组件式对象和服务架构),从而使得开放人员可以灵活、高效地集成各种数字设备,并且保证了NVR系统的稳定性。
只有当开发完毕后并经过长时间的测试验证,系统的开发成本以及稳定性才能被准确评估。在这个过程完成之前,用户和NVR厂商对接入成本、接入后NVR系统的稳定性都是无法准确预估的,这种不确定状况对用户和厂商都是一个痛苦的抉择。
随着技术的进步,除了NVR本身的性能品质,人们渐渐开始注重其整合兼容能力,在现阶段,关于“视频中间件”的开发和完善更是受到了厂商前所未有的重视。
目前采用的策略是通过用户提供各厂家的协议或者SDK的方式,由NVR厂商进行集成开发,在这个开发过程中有两件事情值得关注。
NVR应用现状
随着安防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步伐的不断迈进以及IP网络的快速发展,NVR技术正不断成熟,成本快速下降。同时,市场对系统整合、系统联网、视频智能分析等应用的需求越来越大。
监控行业与IT行业的紧密融合,重新认识了监控行业的本质,以IT化的思路来思考监控行业,或许能为NVR的发展找到合适的道路。
· 系统稳定性(如何保证接入后NVR系统的稳定性)。
在视频联网的大背景下,具有异质数字设备种类繁多(如不同厂家的DVR、DVS、IPC)和用户定制化需求各异(如报警系统联动、门禁系统整合、GIS电子地图整合)的特点。虽然ONVIF、PSIA等组织倡导一种开放的接口标准来推进IP视频设备的发展,但从现状来看,标准化的发展之路仍然任重道远。现阶段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利旧、如何整合新设备、如何增加新应用,这是困扰NVR厂商的最大难题。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要求NVR具备充分开放的体系架构,能够高效、稳定地进行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