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压缩方案是指镜头、CCD等原始信号,编码后不经压缩直接传输出去,中间省去了视频压缩的步骤,实时性很高,号称零延时。
现今市面上流行的高清摄像机方案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压缩方案和非压缩方案。
在百万像素网络摄像机的“高清风暴”席卷这个视频监控市场的时候,做为视频监控市场占有优势地位的模拟摄像机也开始画质的提升,采用非压缩方案的高清模拟摄像机在监控系统进行画质升级改造时也成为了选择的目标。与此同时,在前端百万像素网络摄像机供应商将产品线不断向后端发展的同时,由后端进入前端的供应商也引起了安防行业的关注。
就单个高清摄像机而言,其高分辨率和高清解析度要取决于该摄像机是否满足SMPTE(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标准,即达到720P(1280×720,逐行扫描)、1080i(1920×1080,隔行扫描)、1080P(1920×1080,逐行扫描)三种分辨率中的一种,并且具16∶9显示模式和全帧速,否则即使是号称百万像素摄像机,也不一定是高清的。
(2010-09-21)
究竟采用哪种方案也是目前高清视频前端设备中争议最大的地方。实质上这两种方案各有优点,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各种方案都有其应用的场合。
高清摄像机方案综述
实现高清需要更高的技术
压缩方案是指传感器(CCD/CMOS)采集到的视频信号,经过预处理和后处理,从而低延迟、实时地提高画面质量,然后使用各种编码和解码标准(如H.264和MPEG4)传输到网络中。由于流量很大且速率也非常快,所以数据必须经过压缩。例如,以30fps的速度传输1920×1080像素一次,在非压缩情况下所需数据速率达1.5Gbps。再添上多通道,所需速率就更高了。
目前,高清的定义只出现在广电行业,按照有关的标准,一般显示比例为16∶9,至少能解析1080i(分辨率1920×1080)的数字信号,或扫描线数垂直和水平方向都必须达到720P的数字信号,只有满足或超过以上标准的产品才能被归类为高清产品。
百万高清监控系统,不会再像过去标清、模拟系统那样单单买套方案就够了。由于百万高清的特殊性,以及后端IT厂商的大举进入,使得目前百万高清比传统监控门槛高出许多,需要在高清数字图像采集和处理技术、图像编解码、后端传输管理以及软件平台建设上掌握着一定的核心技术,需要更强大的综合实力尤其是大量的研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