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射距离最远,但角度很小,如果角度调大以后,由于能量有限,所以距离相对而言又变短了。从而可以看出,激光管应用于安防业是很矛盾的; 3、LED发光二级管:这种的应用比较广泛,单管寿命很长,但管子多了,电流就大了,热量上去了,寿命就会缩短。同时,大电流还会有引起火灾的隐患。但是,这些弊端是可以避免的。
(三)稳压恒流电路 为补偿红外灯冬季与夏季红外光辐射功率的差异,本红外灯采用了稳压恒流电路,使红外发光二极管光功率稳定,从而提高了红外灯的使用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 。
1、卤素灯泡加滤光片:照射距离较远,功率较大,但能量损失也大,因为加有滤光片,大部分可见光被滤掉而转变成热能,所以这种红外灯寿命很短,售后服务问题很多;
(二)光控软开关电路电路 本红外灯采用了光控软开关电路,以减少其工作状态转换的冲击,延长红外灯的使用寿命。
(一)红外发光二极管(LED)原理 红外灯发光体是由红外发光二极管(LED)矩阵组成。红外发光射二极管由红外辐射效率高的材料制成PN结,外加正向偏压向PN结注入电流激发红外光。光谱功率分布为中心波长830 -- 950nm,半峰带宽约40nm左右,如图1(850nm、940nm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光谱分布 图)所示。它是窄带分布,为普通CCD黑白摄像机可感受的范围。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完全无红暴,(采用940~950nm波长红外管)或仅有微弱红暴(采用850nm波长红外管);还具有寿命长的特点。
2、激光管:
红外灯的角度问题
红外灯的发光转换功率是固定的,如果想发光角度大,那自然会牺牲照射距离,相反,如果保证照射距离就会牺牲角度!选择红外灯的角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使用大角度的红外灯配合小角度的镜头,存在光的浪费现象。
比如,一盏红外灯,发光角度是80度,(相当于F3.5mm镜头的角度),如果配合F35mm的镜头,那么,会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光是在镜头视场以外,也就是说,只有百分之一的光是有用的,其它都浪费了。
(四)红外灯的选择和使用 红外灯的选择最重要的问题是红外灯与摄像机、镜头、防护罩、供电电源等的成套性。有的人买完了摄像机、镜头、防护罩、电源,甚至安装之後才考虑购买红外灯,这是不正确 的,应在设计方案时就对所有器材综合考虑,将它视为一个红外低照度夜视监控系统工程来进行设计。所以,最适宜做法是走廊的红外灯应该比镜头的角度略窄。 其次,可以利用“双灯互补”技术,宽角和窄角红外灯搭配,调整位置,可以达到角度与距离互的补效果。 总体而言,不同焦距的镜头选择想适应角度的红外灯,红外灯的角度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也不应该 大于镜头的角度,狭长环境应该选用比镜头角度更小的红外灯。窄角的红外灯通过搭配,可以得到理想的广角效果,效果更佳,成本更低。 (2010-11-01)
红外灯的原理及应用
使用小角度的红外灯配合大角度的镜头,灯的角度小,会在图像中心出现一个光斑,周围相对亮度低,这就是平时所说的“手电筒”效果。 一般情况下,红外灯的角度与镜头的角度一致,是最科学的搭配。 另外,并不是红外灯的角度越大,画面效果越好。有的环境,红外灯角度过大,还会影响成像,比如走廊,因其“狭长”的特点,如果红外灯角度大,近处边缘成像太亮,形成“光幕”现象 远处中心反而看不见,只有一片发白现象。
红外灯分类: